据观察者网报道,特朗普最近表态说,如果在50天之内俄乌还没谈拢,他就会对俄罗斯商品加征100%的关税,还会实行“二级关税”。这还不算完,他还会继续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。
虽然看起来挺硬气的举措,但实际上对俄罗斯的打击效果不大。有俄方官员向媒体透露,特朗普的最后通牒反倒让普京更坚决要继续打下去,他会一直坚持,直到实现自己的目标。
去年俄对美出口的金额只有30亿美元,即使再征收100%的关税,也难以动摇莫斯科的立场。就算美国对俄能源买家加税,俄罗斯依然能想办法把能源送到世界各地。
对普京来说,国家利益排第一,特朗普对他几乎就没啥影响了。战争似乎成了唯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最近俄罗斯忙着备战,俄军在苏梅北部搞起了“火墙推进”战术,炮兵每半小时就对乌军阵地轰得火光四起,155海军陆战旅和83空降旅的装甲集群也在一点点缩紧包围圈,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。
俄罗斯这边又得到了一大助力,朝鲜的3万名士兵已经整装待发了,源源不断的弹药也随时能从朝鲜输送到俄罗斯前线,支援力度真是不小。
无人机拍到的画面显示,乌军悄悄从克拉马托尔斯克这种要冲区域后退了20公里,明显在谋划新的防线布局。
要想挡住俄罗斯的攻势,乌克兰得靠着从美西方那里争取到强有力的支持才行。
听说乌克兰正打算向西方要那种射程1600公里的“战斧”巡航导弹,这玩意儿,能直接打到莫斯科去了。
美国到现在还只答应提供像“爱国者”这样的防御性导弹,连德国都不敢给“金牛座”导弹(射程500公里),更别提“战斧”这种厉害的远程打击武器了。
关于美国援乌的事情,俄罗斯的立场也挺明确的,那就是拿核武威慑来压阵。克里姆林宫早就表态了,凡是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打击性武器,都被当做“核国家联合攻击俄罗斯”的一种行动。
特朗普打算通过军事援助和俄罗斯谈判,不过,他绝不会赞成导弹射进莫斯科红场的情况,因为那就意味着彻底踩到了俄罗斯的底线,必然会带来非常沉重的后果。
在这样的局势下,美国大概率不会再向乌克兰提供“战斧”导弹了,而“爱国者”反导系统,恐怕就是美方对乌援助的“顶配”武器了。
实际上,特朗普也挺着急,俄乌那边的事一直没个结果,美国的威风都快没了。不料令人没想到的是,最后美国的着急反倒变成了对中国的施压。
中国再次无端卷入俄乌纷争了,前几天,特朗普和北约秘书长吕特连续向中国发出警告,呼吁中国、巴西、印度等国家马上对俄罗斯施加压力,要是不让俄罗斯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,这几个国家就得面临美国的二级关税了。
这个威胁的背后,其实暴露出美国的无奈之举,西方一看经济制裁已经施到极限,别无选择,只能再次把锅甩给中国。
中国外交部一句话明确表态:“中俄的合作既不针对任何第三方,也不会受到第三方因素的干扰。”
中国这边的态度很明确,就是施加压力、胁迫压根解决不了问题。中方一直坚持,只有通过对话和谈判,才能找到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途径。
其实呢,美国最头疼的不是中国买俄油,而是中俄的贸易关系撑起了俄罗斯的战时经济。从俄乌冲突开始,双方在能源、机械设备、电子元件等重要物资上的合作一直没有断过,这也让普京有了底气。因此,当特朗普威胁时,普京才能挺直腰杆说“俄罗斯依然能找到办法向全球市场出售”。
各种迹象都在显示,俄乌冲突好像快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。俄乌双方总共调动了130万兵力,夏季的攻势也快打响了,俄罗斯希望凭借一次胜利来逼迫西方开启谈判。
乌克兰其实指望靠西方的远程武器来扭转局势,不过这个难度挺大的。美国嘴上说要协助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,但实际上所有花费,还是得北约各国来买单。
北约除了要向乌克兰输送武器之外,现在还得额外掏钱,这笔费用看着短时间还凑合,但要看长远的话,就算北约身上满是金山,也扛不住长久的开销。
正如中方所说,想要化解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对话和协商,俄罗斯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提到,俄罗斯还是希望特朗普能够努力推动和平进程回归外交途径,这其实已经明确向美国暗示了这个意思。
这三个月里,俄军又在前线推进了1415平方公里,现在俄控制的地区已经占乌克兰领土的20%左右。
照这个节奏发展的话,乌克兰大概要多少时间才能把目前局势消耗掉呢?打得越凶,丢掉的土地越多,也许早点收手反而更划算,还能为战后重建节省点资本。
#AIGC热点大赛#
股票配资程序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